唇瘡係乜?成因同傳染風險知多啲

M

MySuperCheck

分享:

唇瘡(復發性唇疱疹)多由 HSV-1 病毒引起,具高度傳染性。了解唇瘡的成因、傳播途徑、常見症狀、藥膏治療、復發原因與預防方法。


「唇瘡」(英文:Cold sore/Fever blister),又叫「復發性唇疱疹」,係一種由 單純皰疹病毒第一型(HSV-1) 引起嘅常見病毒性感染。病毒潛伏於體內神經節,當免疫力下降、情緒壓力大或身體過勞,就會復發,導致嘴唇周圍出現水泡,痕癢兼痛楚,嚴重時會影響講嘢、進食甚至社交。

唇瘡主要經唾液、皮膚接觸或共用個人用品(如毛巾、唇膏、杯)傳染,潛伏期一般約 1 星期,傳染力強,即使未見病徵仍有可能傳播病毒。

⚠️ 唇瘡誘發原因

以下因素可觸發病毒活化,令唇瘡復發:

  • 精神緊張或情緒波動
  • 熬夜、睡眠不足
  • 身體免疫力下降(如感冒、發燒)
  • 經期前後荷爾蒙變化
  • 紫外光曝曬(如戶外活動後)
  • 傷口或口腔黏膜損傷

🧪 唇瘡常見症狀與階段

唇瘡通常分為 3 個階段,病程約 7–10 日:

  1. 初期(1–2 日):嘴唇邊出現痕癢、刺痛或灼熱感
  2. 中期(第2–4日):長出透明小水泡,聚集成簇,外形像「米粒」
  3. 末期(第5–10日):水泡破裂,變成潰瘍,慢慢結痂脫落

首次感染皰疹病毒者,或伴隨以下全身症狀:

  • 發燒
  • 頭痛或肌肉酸痛
  • 喉嚨痛
  • 牙肉紅腫
  • 淋巴結腫脹

兒童患唇瘡時,可能會出現口腔潰瘍,容易與痱滋混淆,家長需留意。

💊 唇瘡治療與舒緩方法(8 大建議)

雖然唇瘡可自然痊癒,但使用正確方法可加快康復及減低傳染風險:

  1. 保持患處清潔乾爽,避免損傷水泡
  2. 唔好用手掂瘡位,觸碰後要立即洗手
  3. 避免親吻、口交、共用餐具/唇膏等
  4. 避免食辛辣熱氣食物,可改為清淡飲食
  5. 唔好曬太陽太耐,記得搽防曬唇膏
  6. 可使用含阿昔洛韋(Acyclovir)嘅藥膏,於初期搽效果最佳
  7. 嚴重或經常復發者可考慮口服抗病毒藥物(由醫生處方)
  8. 如持續兩星期未癒、發燒或唇部腫脹劇痛,請即就醫

🛡️ 預防唇瘡方法

目前無法完全根治唇瘡,但可透過以下方式降低復發風險:

  • 保持良好作息,充足睡眠
  • 均衡飲食、多飲水、補充維他命 C/B 群
  • 減少壓力,練習放鬆身心
  • 不與他人共用個人用品
  • 外出或曬太陽前搽潤唇膏+防曬
  • 對免疫力弱人士(如糖尿病、癌症病人),建議主動諮詢醫生了解風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