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鬱症|常見成因、症狀、診斷與治療方法總覽
M
MySuperCheck
抑鬱症係常見精神疾病,會影響情緒、睡眠、食慾及日常功能。了解抑鬱症嘅成因、症狀、診斷流程與心理及藥物治療方法,及早介入有助康復。
抑鬱症(Depression)係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略嘅精神健康問題。患者可能會經歷持續性情緒低落、失去生活動力、對事物提不起勁,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功能。根據香港醫管局統計,超過 30 萬人受抑鬱症影響,發病率比全球平均高三倍。
抑鬱症成因
抑鬱症嘅成因多方面,暫時冇一個單一原因能夠完全解釋。常見誘因包括:
- 腦部化學失衡:如血清素(serotonin)、多巴胺(dopamine)、去甲腎上腺素(norepinephrine)等神經傳導物質功能異常。
- 情緒壓力:如長期處於家庭、財務、工作壓力之中。
- 創傷經歷:童年受虐、親人離世、重大事故。
- 遺傳傾向:若家族中有人患有情緒病,患病風險會較高。
- 其他因素:慢性病、藥物副作用、賀爾蒙失衡(如產後抑鬱)等。
抑鬱症症狀
要確診為抑鬱症,情緒低落等症狀必須持續至少兩星期,並影響日常功能。其他典型症狀包括:
- 對平日感興趣事物失去興趣
- 長期疲倦或乏力
- 失眠或過度睡眠
- 食慾改變,體重波動
- 難以集中精神或作決定
- 自我價值感低落、內疚
- 焦躁或動作遲緩
- 有自殺或死亡念頭
嚴重情況下,患者可能出現幻覺、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。
抑鬱症診斷
診斷抑鬱症主要透過與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面談,結合臨床問卷評估(如 PHQ-9),了解症狀持續時間、嚴重程度及功能影響。部分情況下,可能需進一步身體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(如甲狀腺功能異常、神經系統病變等)。
抑鬱症治療方法
心理治療(適用於輕至中度抑鬱症)
- 認知行為治療(CBT):協助患者辨識及調整負面思維模式
- 心理動力治療:探索潛意識衝突與情緒根源
- 正念療法(Mindfulness Therapy):幫助個案活在當下、減少負面情緒重演
藥物治療(中重度個案或合併焦慮)
- 抗抑鬱藥(如 SSRIs、SNRIs、TCAs)
- 鎮靜劑或安眠藥(按需處方,需醫生監管)
- 少數難治個案會考慮腦電盪治療(ECT)
抑鬱症係可以治療嘅,只要及早識別、接受適切治療,患者絕對有康復嘅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