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血管疾病全解析:成因、症狀、診斷與治療懶人包

M

MySuperCheck

Share:

心血管疾病是香港第二大致命殺手,涵蓋冠心病、高血壓、腦血管病等。了解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成因、常見症狀、診斷與治療方法,助你及早預防心臟及血管健康問題。


心血管疾病是什麼?

心血管疾病(Cardiovascular Disease, CVD)泛指一系列與 心臟及血管功能異常 有關的疾病,包括:

  • 冠心病(冠狀動脈心臟病)
  • 腦血管疾病(中風)
  • 周邊血管疾病
  • 風濕性心臟病
  • 先天性心臟病
  • 深靜脈血栓與肺栓塞等

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,心血管疾病是 香港第二號致命殺手。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,與不良生活習慣、飲食及壓力相關。

成因與高危因素

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成因是 動脈粥樣硬化,即脂肪與膽固醇於血管內壁積聚,令血管收窄,阻礙血流。

常見高危因素包括:

  • 高血壓
  • 高血脂 / 高膽固醇
  • 糖尿病
  • 吸煙
  • 肥胖與缺乏運動
  • 長期壓力過大
  • 家族遺傳
  • 不良飲食(高鹽、高脂、高糖)

心血管疾病常見症狀

由於心血管疾病範圍廣,症狀會因疾病種類而異,但常見警號包括:

  • 胸口痛或壓迫感(心絞痛)
  • 呼吸困難、疲倦
  • 頭暈、視線模糊、暈厥
  • 手腳麻痺或乏力
  • 心律不整或心跳加速
  • 水腫或腳腫
  • 突發中風徵狀:半邊身無力、說話不清、口眼歪斜

主要類別與重點介紹

🫀 冠心病

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,佔香港心臟病死亡人數近七成。 由冠狀動脈內膽固醇堆積引致血管收窄,導致心肌缺氧。 嚴重時可引發 心肌梗塞(心臟病發)。

診斷與治療方法包括:

  • 心電圖與心臟造影檢查
  • 藥物治療
  • 介入手術(通波仔)
  • 搭橋手術(冠狀動脈搭橋)

💢 高血壓

高血壓被稱為「隱形殺手」,長期血壓過高會增加中風、心臟病及腎衰竭風險。

定義:

  • 收縮壓 ≥ 140 mmHg
  • 或舒張壓 ≥ 90 mmHg

高危因素:

高鹽飲食、肥胖、缺乏運動、飲酒過量、壓力大、年齡增長及家族遺傳。

症狀:

多數無明顯徵狀,少數人會出現頭暈、頭痛、視線模糊。

預防與治療:

  • 健康飲食(少鹽、少油、多蔬果)
  • 恆常運動
  • 戒煙與減酒
  • 必要時服用降壓藥並定期監測血壓

心血管疾病的診斷

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史與身體狀況安排檢查,包括:

  • 心電圖(ECG)
  • 血液檢查(膽固醇、血糖、腎功能)
  • 超聲波心臟檢查
  • 運動心電圖
  • 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(CT/MRI)
  • 血壓監測

治療原則

治療重點在於:

  1. 控制危險因素(如血壓、膽固醇、血糖)
  2. 改善生活習慣(飲食、運動、戒煙)
  3. 藥物治療(抗血小板、降脂藥、降壓藥等)
  4. 手術治療(通波仔、搭橋術)

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生活建議

  • 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
  • 維持健康體重及腰圍
  • 少鹽、少油、多菜多纖維
  • 戒煙與減酒
  • 控制情緒壓力
  • 定期身體檢查(血壓、血脂、血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