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道炎係咩?成因、病徵、治療方法一覽

M

MySuperCheck

Share:

陰道炎係常見婦科疾病,病因包括念珠菌、細菌性、滴蟲感染或荷爾蒙改變。了解陰道炎症狀、治療方法及9大預防貼士,有助及早康復、減少復發。


陰道炎係女性常見嘅婦科問題,無論幾多歲,都有機會因為細菌、念珠菌、滴蟲或荷爾蒙變化而患病。常見病徵包括外陰痕癢、白帶異常、陰部紅腫刺痛等。唔同類型嘅陰道炎,成因同治療方法各有唔同,早診早治有助減低復發風險。

常見類型與成因

  1. 念珠菌陰道炎:由真菌感染所致,常見於免疫力低下、長期用抗生素、糖尿病或著緊身褲女性。
  2. 細菌性陰道炎:因陰道益菌減少、壞菌增生,引起分泌物多、有臭味,與性行為頻率及陰道灌洗習慣有關。
  3. 滴蟲陰道炎:性病之一,透過性接觸傳播,常見分泌物多、呈黃綠色並有惡臭。
  4. 萎縮性陰道炎:多見於更年期婦女,因雌激素水平下降,陰道壁變薄引起乾燥、灼熱與性交疼痛。

常見症狀

  • 白帶變色(黃色/綠色/灰白)、有異味或血絲
  • 陰部痕癢、刺痛、紅腫
  • 小便灼熱或頻密
  • 性交痛或性交後出血
  • 有肉粒、水泡、損口(性病型)

檢查與診斷方式

醫生會進行以下檢查以確定感染類型:

  • 醫療問診(性接觸史、既往病史)
  • 陰道分泌物樣本化驗
  • 骨盆檢查或窺器檢查(視乎情況)

治療方法

  • 念珠菌型:使用陰道塞劑、外用藥膏或口服抗真菌藥
  • 細菌型:抗生素(口服或陰道用)
  • 滴蟲型:服用抗寄生蟲藥,伴侶亦應同步治療
  • 萎縮型:使用荷爾蒙藥膏、潤滑劑等

預防貼士(9項)

  1. 用清水潔淨外陰,避免灌洗陰道
  2. 穿棉質內褲,保持乾爽
  3. 減少穿緊身衣物
  4. 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
  5. 性交後排尿
  6. 沖涼選擇花灑,避免浸浴
  7. 避免含香料私密清潔用品
  8. 日常飲食均衡、睡眠充足
  9. 如反覆發作,應儘快求診及抽檢確認病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