椰菜花病是什麼?性病疣/生殖器疣成因、潛伏期、症狀、治療與預防全攻略
MySuperCheck
椰菜花病是由 HPV 引起的性病疣/生殖器疣,常見於生殖器與肛門周圍,呈菜花狀小肉粒,具傳染性且易復發。治療以冷凍、電灼、激光、手術與外用藥物去除疣體,並透過安全性行為與接種 HPV 疫苗來預防。
椰菜花病是什麼?
「椰菜花」是 性病疣、生殖器疣、尖銳濕疣 的俗稱,是最常見的性傳染病之一。它主要侵犯生殖器官或肛門附近較潮濕的皮膚與黏膜,由 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 感染所致,具有傳染性,而且容易復發,不容易「斷尾」。
約 90% 的生殖器疣 是由 HPV-6 和 HPV-11 造成,屬於「低風險型 HPV」──這裡的「低風險」指的是 致癌風險較低,並不是「沒事的小病」。
HPV 可分為兩大類:
- 低風險型 HPV 主要引致生殖器及肛門的皮膚疣,例如生殖器疣。與生殖器健康相關的亞型包括 HPV 6、11、42、43、44、54 等,其中以 HPV 6 型與 11 型最常見。
- 高風險型 HPV 部分亞型與 子宮頸癌、陰莖癌等惡性腫瘤 有關,例如 HPV-16、18 等。
椰菜花病的成因與感染風險
椰菜花病主要透過 性接觸傳播,包括:
- 陰道交
- 肛交
- 口交
只要皮膚或黏膜與感染 HPV 的部位有密切接觸,即有機會傳染,即使對方疣體不明顯,也不能視為「安全」。
會增加感染生殖器疣(椰菜花)風險的因素包括:
- 與 多個性伴侶 發生性行為
- 沒有使用安全套 或使用不當
- 過往曾患有其他性傳染病
- 過早開始性行為
- 吸煙(與免疫力及局部黏膜防禦力下降相關)
椰菜花病潛伏期與症狀
潛伏期
椰菜花(性病疣、生殖器疣、尖銳濕疣)的潛伏期通常為:
- 約 1 個月至 8 個月
- 平均大約 3 個月
- 少數情況可 超過一年 才出現明顯病徵
在潛伏期內,即使沒有可見疣體,仍有機會將病毒傳染給伴侶。
症狀表現
椰菜花病的症狀因人而異,有些患者在感染初期 幾乎沒有感覺,或只有非常輕微的不適。常見表現包括:
- 生殖器或肛門周圍長出小肉粒(疣) - 部分表面光滑、扁平,不易察覺 - 部分粗糙、突起,形狀如菜花,故俗稱「椰菜花」
- 顏色改變 - 小肉粒可呈淺白色、淡紅色、粉紅色或黃褐色
- 數量與分布 - 疣常由單顆變成成簇,逐漸擴散
- 局部感覺 - 生殖器或肛門周圍 痕癢或輕微不適 - 通常不會有劇烈疼痛
- 因磨擦出血或發炎 - 小肉粒因摩擦、性行為或清潔時磨損而 發紅、發炎或流血
常見出現部位包括:
- 女性: 陰道或肛門內/外、外陰、子宮頸等
- 男性: 陰莖、龜頭、陰囊、肛門附近
- 口交感染時: 可能出現在喉嚨或口腔黏膜
椰菜花病如何診斷?
如果懷疑自己感染椰菜花病,或性伴侶被診斷有生殖器疣,建議 儘早就醫檢查。
醫生會先透過:
- 視診與臨床檢查 檢視生殖器、肛門及周邊皮膚,有需要時也會檢查口腔或直腸,以判斷是否為生殖器疣或其他性病。
女性患者視情況可能還需要:
- 盆腔檢查(Pelvic examination)
- 子宮頸抹片檢查(Pap smear):偵測子宮頸細胞異常
- 陰道鏡檢查(Colposcopy):放大觀察子宮頸與陰道黏膜
- 宮頸活組織檢查(Cervical biopsy):懷疑癌前病變或病灶時取樣化驗
- HPV DNA 檢測:檢測是否感染高風險型 HPV
部分情況亦可能需要直腸檢查,以了解肛門內部有否病灶。
椰菜花病的治療方法
目前 沒有藥物可以徹底清除 HPV 病毒。
大約有 75% 生殖器疣患者,即使沒有接受治療,疣體也可能在 兩年內自行消退,主要依靠自身免疫系統對抗病毒。不過期間仍具有傳染性,也可能反覆出現新疣體。
因此,治療目的是:
- 去除可見疣體
- 減少症狀與不適
- 降低傳染伴侶與復發的機會(雖無法完全杜絕)
常見治療方式包括:
1. 冷凍治療(Cryotherapy)
- 利用約 -196°C 的液態氮 噴射疣體約一分鐘,使其冷凍壞死。
- 肉粒一般在約 一星期後自行脫落。
- 過程中會感到冰冷與少許刺痛。
- 一般不會留下明顯傷口,但通常需 多次療程 才能清除。
2. 手術切除
- 在局部麻醉下,以手術方式直接切除疣體。
- 術後需適當傷口照護,避免感染。
3. 激光治療(CO₂ laser)
- 使用二氧化碳激光氣化疣組織並燒灼表面。
- 多在局部麻醉下進行,適合較大或較複雜的病灶。
4. 電灼治療(Electrodesiccation)
- 在局部麻醉後,以高溫電流將疣燒除。
- 可能會有傷口與輕微疤痕,疼痛感相對明顯。
5. 外用藥物
醫生可處方外用藥物塗抹患處,以減少疣的大小和數量,例如:
- Podofilox
- Trichloroacetic acid(TCA)
- Imiquimod
- 5-FU 等
需按醫囑使用,避免自行亂塗非醫療產品,以免刺激皮膚或延誤治療。
6. 干擾素治療
- 以注射干擾素幫助提升局部免疫反應,抑制疣體生長。
- 副作用較多,通常不是第一線治療,會依個別情況斟酌使用。
👉 若女性被診斷有生殖器疣,因可能同時感染高風險型 HPV,應依醫囑 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,早期偵測子宮頸細胞異常,預防子宮頸癌。
椰菜花病可以如何預防與日常護理?
雖然無法百分百杜絕 HPV,但仍可透過以下方法 降低感染與復發風險:
1. 安全性行為
- 性行為時 正確使用安全套,可減少部分傳播風險,但並非 100% 保護,因為安全套 無法完全覆蓋陰部及周邊皮膚。
- 避免多個性伴侶與高風險性行為。
- 若性伴侶已被診斷有生殖器疣,即使自己沒有症狀,也建議就醫檢查。
2. 接種 HPV 疫苗
- 現時市面上的 HPV 疫苗可預防: - 部分低風險型 HPV(如 HPV-6、11,與生殖器疣相關) - 以及高風險型 HPV(如 HPV-16、18,與子宮頸癌等癌症相關)
- 有疫苗可涵蓋 2 種、4 種或 9 種 HPV 亞型,適用年齡與價錢視不同疫苗而異,建議諮詢醫生。
3. 個人衛生與皮膚護理
- 保持患處與外陰/肛門區域 乾爽清潔
- 穿著透氣的棉質內褲,避免過緊、悶熱的衣物
- 使用 性質溫和的沐浴產品,避免過度刺激疣體
4. 提升免疫力,減少復發機會
- 均衡飲食、多吃蔬果
- 規律運動、充足睡眠
- 減少壓力與避免吸煙
良好的免疫狀態有助身體 更有效壓抑 HPV 活性,降低疣體反覆出現的頻率。